人民教育出版社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教社老同志回信精神,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2020年12月1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京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
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黃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總編輯郭戈、副總編輯張廷凱、人教報刊社社長王維花主持論壇。溫儒敏等12位專家蒞臨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來自全國大中小學的教材理論、教材編研、教材使用、教材管理領域以及熱心教材研究與建設的人士近150人現場參加論壇,近30000人次在線參加論壇。
黨委書記、社長黃強致辭
本屆論壇以專業化、高層次、混合式、大規模為特色。在為期一天充實的議程中,與會專家圍繞統編三科教材編寫與教學、新中國教材研究與治理、課程教材的改革歷程與經驗總結、在教材建設中貢獻學會力量、高水平科研支撐高品質教材、中小學教材數字化變革等主題展開了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探討。
總編輯郭戈主持
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黃強作論壇致辭,系統梳理了人教社70年來在基礎教育教材和教育書刊編研出版方面接續奮斗的光輝歷程和基本經驗,重點結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提出了新時代人教社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溫儒敏教授發言
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飽含深情地重溫了他中小學時期學習人教版教材的心路歷程,回顧了他17年來三次與人教社合作編寫中小學語文教材的交往過程,提出了教材編寫不能只看結果更要看過程、教材研究要認真調查使用情況、課改實踐和教材使用要摸清家底守正創新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葉小兵教授發言
中小學歷史統編義教教材執行總主編和高中教材分冊主編、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葉小兵圍繞中小學統編歷史教材的政治站位、教育功能、體例結構、內容選擇、史實敘述、學段銜接、教學使用等,發表了以研究支撐編寫的一系列觀點。
劉道義編審發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劉道義作了題為《人教社外語教材建設的發展歷程》的主旨報告,深情回憶了自己一輩子讀書、教書、編書的幸福時光,生動回顧了我國中小學外語教材的發展歷程,提出外語不僅是開啟人心智的學科,還是放眼看世界的門窗,新時代外語教材要守正創新,肩負好增強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
本屆論壇專家云集,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中國基礎教育教材研究院院長石鷗,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初等教育學院院長劉學智,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國家督學王定華,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月霞,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教育部職教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基礎教育教科書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張增田等,先后就新中國教科書研究70年、新時代統編教材體系建構的邏輯、世界格局變革下我國教材建設與治理、課堂如田育文苗——珍惜每堂語文課、課程與教材的綜合化、40年高中課程改革的啟發與展望、在基礎教育教材建設中貢獻學會力量、以高水平科研支撐高質量教材、數字教科書開發的未來走向等論題作了精彩紛呈的講演,贏得了現場學員的熱烈掌聲和線上觀眾的踴躍點贊。
張廷凱、王維花主持
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以“人教70年: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歷程與成就”為主題,旨在慶祝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系統總結70年來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的基本經驗,前瞻探索新時代教材建設的發展路徑,并以此為契機,匯聚一批有思想、有水平、有使命感的教材研究專家,發掘一批有思考、有見解、有分量的教材研究成果,培養一批有擔當、有志趣、有追求的教材研究者,為推進新時代“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精品教材建設新征程貢獻力量。
論壇現場
相關鏈接:
·中國教育新聞網:“第二屆中小學教材論壇”舉行,專家研討
